解讀《關于進一步加強電梯安全監察工作的指導意見》
1 引言部分 維保不到位。電梯物聯網通過對每一次維保工作進行考勤的方式,對電梯維保進行全時段全方位監管;電梯物聯網用信息化的手段徹底改變原有電梯維護保養的監管方式:從抽查轉為普查。 作業人員違規操作。作業人員可根據物聯網移動客戶端的圖文指引進行電梯維保操作,降低操作難度,減少違規現象發生。 困人故障反映較多。電梯物聯網對不同的故障類型“區別待遇”:通過對困人故障實現自動報警、提升故障等級和縮短處理時間等方式加強監管力度。2 創新監管模式 積極引入社會監管因素,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電梯物聯網將制造、質監、物業、維保企業全都引入其中,特別是加入了業主的角色,全面動員社會各類角色對電梯進行全方位監管。 企業主體。電梯制造企業始終是物聯網的核心之一。 作業人員和公眾安全意識增強為基礎。維保員工也是電梯物聯網的重要角色,電梯的維保和急修都離不開這個群體;電梯物聯網同時通過移動平臺,對業主進行安全知識的傳遞和安全意識的提升,對增強公眾的安全意識有很大的促進作用。3 明確工作目標 電梯萬臺事故起數和萬臺事故死亡人數在近年水平上再降低 20%。電梯物聯網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相信電梯物聯網的順利實施對電梯故障率和電梯死亡人數的降低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電梯故障率評價。電梯物聯網平臺中專門有對電梯故障率的評價報表,這也是基于海量數據為基礎的電梯物聯網中有關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的冰山一角。 大中城市城區電梯困人救援時間不超過 30 分鐘。當電梯發生故障時,電梯物聯網對故障發生時間、維修工到場時間、維修完工時間都有詳細的統計;平臺專門設有監管通道,對到場時間和維修時間超時的維修工單進行重點處理,為監管部門對以上兩種情況做出及時有效的反應和處理提供了數據基礎。4 明確電梯使用管理的責任主體基于云架構的電梯物聯網,其特點之一就是無限的數據儲存,電梯物聯網為每個電梯建立一個檔案,為每個電梯對應的單位實體進行登記:制造企業、安裝企業、維保企業、改造企業、物業企業、使用單位(小區)和相應的質監部門。故每臺電梯的使用單位都會一清二楚,做到責任明晰。5 建立以制造企業為主的電梯維保體系電梯物聯網的電梯檔案方便電梯制造企業對其生產和制造的電梯進行全方位的監管,包括電梯的安裝、改造、檢驗、修理和維保等售后工作。方便電梯制造企業對其授權的維保單位進行監督和管理,從而推進了以制造企業為主的電梯維保企業建立的步伐。6 增加經費投入申請財政設立經費項目。國家將加大對電梯物聯網項目的投入。 強化電梯等監督檢查力度、風險監測和預警等工作。電梯物聯網可以根據電梯主要配件使用的次數和時間,對電梯潛在的風險進行預測和預警。支持電梯物聯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文件明確指出電梯物聯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的重要性,以及國家財政方面對其的支持和投入。7 加強標準化工作電梯物聯網技術標準的出臺已是迫在眉睫,該標準不僅包含了電梯數據采集的標準、數據傳輸的標準,電梯物聯網軟件平臺的技術標準也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8 提高應急處理能力建立 12365 和 110、119 的聯動機制。以海量數據為基礎的電梯物聯網平臺無疑為電梯應急指揮中心提供了一手的數據支持。明示應急救援責任單位和聯系電話。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電話都是電梯物聯網中電梯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永久性的存儲在電梯物聯網中,供相關單位隨時查看。增強電梯應急處置能力,及時有效應對突發事件。電梯發生故障后,電梯自動第一時間通知電梯物聯網、責任單位、責任人,這大大增強了電梯應急的處理能力,縮短了處理時間,提高效率。9 明確層級職責電梯物聯網對電梯安裝、改造、大修、移機等都有登記,對電梯的投訴也都有記錄。這些數據都存儲在電梯物聯網平臺中。10 加強監督檢查基于電梯物聯網的海量數據存儲,很多報表應運而生:檢驗統計報表、維保統計報表、急修統計報表、工程統計報表以及電梯覆蓋率等統計,為政府各級質監部門對電梯進行監督監管提供了有效的途徑。